close
科學網—科技創新 酷炫文化

科技帶給文化行業的改變不勝枚舉,單以電影行業為例,3D電影早已經成為標配,李安的《比利 林恩的中場故事》讓大眾瞭解原來還有120幀/秒格式電影的存在。雖然對於創作者們來說,講好一個故事依然是核心訴求,但毫無疑問,新技術手段能夠提供更多的方式去接近這個目標。

9月11日至13日,第12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(以下簡稱文博會)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。本屆文博會主題為 文化科技融合,傳承創新發展 ,其中就有諸多文化與科技相碰撞的優秀項目。

傳統文化的全新打開方式

借助於科技的幫助,傳統文化展現出全新活力,在本屆文博會上,各種全新的體驗方式令人耳目一新。

在 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展區 ,有22傢位於北京的 全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示范單位 參展,內容涵蓋各種優秀文博創意產品及VR技術、科技展覽設施及數字文物復原等。海淀展區的動景VR就吸引瞭很多參觀者。該產品由大國慧谷推出,將VR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。體驗者戴上VR眼鏡,就可以在線遊覽景區。除瞭360度置身其中的景色之外,更有同步語音講解,猶如身臨其境。據介紹,已經上線的 動景網 已經涵蓋瞭北京299傢A級景區,用戶不出傢門就可以進行線上遊覽。

在 中外知名博物館創意工藝精品展區 ,參展者可以看到以全息影像進行立體展陳的博物館,全方位再現瞭各國館藏精品。手工匠人在大視覺展示影像的虛擬環境中進行現場制作,虛實結合,觀眾也可以參與體驗。

漢字體驗館同樣運用瞭許多科技手段,以互動體驗樂園的方式,讓漢字 活 起來。它以漢字為核心元素,以體驗活動為紐帶,通過新媒體展陳方式和互動式科普模式,引導體驗者完成 探索、發現、再發現 的過程。在體驗中探索漢字的歷史,發現漢字的美,體會漢字蘊藏的中國智慧。帶孩子進行瞭體驗的劉女士告訴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,這樣的體驗非常新奇,孩子也非常感興趣, 邊玩兒邊學對於孩子來說再好不過瞭 。

文創前沿與科技緊密結合

第二屆北京市文化創意創新創業大賽(以下簡稱 雙創 )不久前剛剛落下帷幕,大賽16強組團亮相此次文博會。在 北京市文化創意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展區 ,觀眾可以看到車載HUD(平流顯示器)車蘿卜、極致VR體驗提供者奧秘之傢、八度美傢VR傢居體驗服務平臺等文創產業最前沿的理念和產品。

虛擬教育與動畫量產 項目在 雙創 大賽上獲得三等獎,在文博會展位上,他們打出的宣傳語給很多人留下瞭深刻印象 以20倍的速度,生產夢想 。所謂動畫量產,指的是依靠海量的動作和表情數據,輔以計算機算法及人工幹預,將制作流程進行深度優化而形成的一種高速動畫生產模式。動畫量產以實時生成動畫為主、人工制作為輔,在不損失作品質量的前提下,通常能將制作周期壓縮至1/5到1/10的時間,甚至實現動畫節目的互動直播。

體驗者隻要穿戴好特制的服裝和頭盔,所有的表演就可以自動生成動畫。展位負責人介紹說: 我們可以邀請名師講課,但屏幕上出現的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畫形象。

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中心主任、副教授劉羽在接受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動畫量產技術將為電視節目制作提供全新的想象空間。 試想一下,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卡通形象來做新聞主播,外景真人秀裡多瞭一個可愛的卡通夥伴,表現手段的豐富可以催生內容的創新。瞭解和學習前沿技術手段,在這個時代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非常重要。

獲得 雙創 大賽一等獎的車載HUD車蘿卜,乍看之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創產品,但它確實為文化內容的輸出提供瞭新途徑。其在文博會的展位也備受關註,很多參觀者表示沒想到電影裡的 黑科技 竟然在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。

車蘿卜看上去就是一塊透明的弧形屏幕,但它可以通過全息投影抬頭顯示技術,將信息的成像位置延伸到前擋風玻璃外的路面上。車蘿卜由北京樂駕科技有限公司研發,該公司CEO馬斌斌介紹說,其最神奇的地方是可以將數據投射到用戶視線前方的路面上,顯示效果如同2.4米外放置瞭一個透明背景的25英寸高清屏幕。 這種體驗就像電影《鋼鐵俠》中主人公戴的頭盔顯示器那樣,充滿瞭未來科技感。車蘿卜智能車載機器人就如同給愛車戴上一副谷歌眼鏡。

通過使用車蘿卜,用戶開車時無須低頭去看手機或車機屏幕,看路的同時就可以安全方便地看到所需信息。投影全通透背景,不遮擋視線,可以自動調節亮度,強光和夜晚下都能看得很清楚。此外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操控,讓車蘿卜做出導航設置、接打電話、收發微信、聽歌點歌等一系列操作。雙手徹底被解放,保障行車安全,同時也更富有樂趣。

科技輔助內容生產

除瞭為文化產業提供新的技術手段和創作思路之外,科技也在直接生產文化產品,比如各種能創作的人工智能。 對於文化與科技之間的關系,劉羽提示說,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內容創作者的一部分, 微軟小冰正是其中的代表,它能獨立寫詩,而我們人類也可以借助於它的幫助寫詩 。

今年5月,湛廬文化出版人類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詩集《陽光失瞭玻璃窗》,作者就是微軟小冰。此前幾個月,小冰用數十個化名投稿,多次被《北京晨報》《長江詩歌》等媒體刊發。小冰上周五在央視《機智過人》節目登場,結果 機智過人 ,成功通過瞭三位分別來自牛津、北大和復旦的優秀青年詩人的最強檢驗,再度成為大眾關註的焦點。

在微信打開名為 少女詩人小冰 頁面,點擊 上傳圖片 ,小冰便可以根據你給出的圖片作詩。小冰的作品下面有這樣幾行字: 小冰宣佈放棄她創作的詩歌版權。這意味著你可以隨心所欲發表最終的作品,甚至不必提及她參與瞭你的創作。

對於小冰這種內容創作型的人工智能大傢意見紛紛,在我看來這幾行字恰恰能說明問題。小冰寫得是不是像人、是不是比人好其實不重要,它能提供的思路和靈感更重要。 劉羽解釋說, 我並不擔心AI會搶內容創作者的飯碗,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它們、然後做得比它們更好。

《中國科學報》 (2017-09-22 第5版 文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y442sm24 的頭像
    sey442sm24

    拐堡的預購清單

    sey442sm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